专升本咨询电话:19233013185 考试大纲04月3日
0 收藏0 点赞788 浏览7832 个字
摘要 :

2025年河北专升本考试冰雪运动专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专项测 试两部分。其中, 理论考试由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两个科目组成,考试形式均为闭卷、笔试形 式,两个科目……

2025年河北专升本考试冰雪运动专业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专项测 试两部分。其中, 理论考试由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理学两个科目组成,考试形式均为闭卷、笔试形 式,两个科目考试时间合计 150 分钟,总分 120 分;专项测试分为 100 米、立定三级跳、铅球 (男 5kg,女 4kg) 三个项目,各占 40 分,总分 120 分。

第一部分:理论考试

一、运动解剖学 Ⅰ.课程简介

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

《运动解剖学》课程是冰雪运动/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/体育教育/休闲体育/运动康复专业必修 课、主干课,属于形态学课程,与运动生理学、体育保健学、运动生物力学、体育测量与评价、运 动创伤学、体育康复学、保健推拿等学科关系密切。主要阐述人体的基本结构、人体各器官系统的 组成,主要器官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,人体生长、发育规律、青少年解剖结构特点、体育锻炼对人 体形态结构的影响以及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。

经过专科的学习,学生应了解人体的组成 (细胞和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与功能;器官、系统和 人体的组成) ;掌握运动系统 (骨、关节和肌肉的构造和功能;全身骨的分布和形态特点;主要关 节的构造、功能及运动;主要肌肉的位置和功能;肌肉工作的原理、动作的形态学分析方法以及实 例分析) ;掌握内脏 (消化系统、呼吸系统、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组成和主要器官功能的结构和 功能) ;脉管系统 (掌握脉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;心脏的构造、血管的结构和分布特征) ;了解感 觉器官 (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和组成;视器、前庭蜗器和本体感受器的位置、基本结构和功能) ; 掌握神经系统 (神经系统的组成、功能;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特点和功能) ;了解内分泌系 统 (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特点;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功能) ;了解人体的生长发育 (人 体的发生;人体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;青少儿的解剖结构特点;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) 。

二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
考试形式采取闭卷、笔试形式,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。试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、单项选 择题、判断题、填空题和简答题,总分为 60 分。

Ⅱ.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

一、绪论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运动解剖学的定义、地位及研究范畴。

2. 人体的基本构成。

3. 常用解剖学术语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了解运动解剖学的发展历史,掌握运动解剖学的研究范畴和意义。

2. 了解细胞、组织、器官和系统的概念。

3. 掌握有关方位术语、人体标准解剖学姿势、人体基本面与基本轴的概念。

二、骨与骨连接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骨的分类与构造及其特性。

2. 关节的主要结构与辅助结构。

3. 关节的分类与运动形式。

4. 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了解骨的数目及体育运动对骨形态结构的影响,掌握骨的分类与构造及其特性。

2. 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、辅助结构及分类与运动形式。

3. 了解和掌握关节运动幅度及其影响因素,了解体育运动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。

4. 掌握基本概念:屈和伸、内收和外展、回旋 (旋转) 、环转、水平屈伸。

三、骨骼肌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躯干、上肢、下肢主要骨骼肌的形态结构、位置、起止和功能。

2. 骨骼肌的工作性质与协作关系。

3. 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。

4. 影响肌力发挥的解剖学因素。

5. 掌握基本概念:肌的工作条件、肌的初长度、动力性工作、静力性工作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了解骨骼肌的分类与命名,掌握躯干、上肢、下肢主要骨骼肌的形态结构、位置、起止和功能。

2. 掌握骨骼肌的工作术语,骨骼肌的工作性质与协作关系。

3. 理解多关节肌的工作特点,掌握发展骨骼肌力量和伸展性的一般原则。

四、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的基本内容、方法与步骤。

2. 体育动作解剖学分析举例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从运动解剖学的角度,能够对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分析。

2. 掌握基本概念:原动肌、对抗肌、固定肌、中和肌。

3. 掌握常见体育动作的解剖学分析。

五、消化系统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内脏的定义、特点与组成。

2.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。

3. 小肠的位置、分段、结构特点及功能。

4. 肝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、血管与功能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了解内脏包括的系统及其主要功能。

2. 了解和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。

3. 掌握小肠和肝的位置、结构特点与功能。

六、 呼吸系统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。

2. 肺的位置、形状、大体结构与功能。

3. 肺小叶与气血屏障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掌握呼吸道传送气体的过程。

2. 掌握肺的位置、形状、结构及其血液循环。

七、泌尿系统

(一) 知识要点

1. 泌尿系统的组成与功能。

2. 肾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与功能。

3. 掌握基本概念:肾单位、原尿、终尿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掌握肾的位置、外形与结构特点。

2. 通过泌尿系统的组成,能够描绘尿的形成过程。

八、脉管系统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与功能。

2. 心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,体循环、肺循环的路径。

3. 心传导系统的概念,营养心的动脉。

4. 人体的主要动脉分支及分布范围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掌握心血管系统的组成,并能充分理解结构特征。

2. 掌握心脏的位置、形态、结构,体循环的过程。

3. 掌握主要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,了解压迫止血部位。

4. 了解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。

九、感觉器官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视器、前庭蜗器的结构与功能。

2. 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,眼球的折光装置。

3. 耳的分部、形态结构及各部功能。

4. 掌握基本概念:感受器、感觉器官、本体感受器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掌握眼球壁各部的形态结构与功能。

2. 掌握眼球的折光装置。

3. 掌握内耳的位置、分部,半规管、前庭和耳蜗的形态和功能。

十、神经系统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神经系统结构和常用术语。

2. 脑干的组成与功能。

3. 脊髓内部结构与功能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了解脑干的组成;脊髓的位置、外部形态和功能。

2. 了解体育锻炼对神经系统的影响。

3. 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、常用术语,大脑内部结构和皮质功能区。

4. 掌握脊髓的结构与功能;运动传导路。

十一、内分泌器官

( 一) 知识要点

1. 甲状腺、 甲状旁腺、肾上腺、垂体、胰岛和性腺的形态和位置。

2. 内分泌的功能。

(二) 考核要求

1. 了解甲状腺、 甲状旁腺、肾上腺、垂体、胰岛和性腺的形态和位置。

2. 了解内分泌的功能。

二、运动生理学

Ⅰ. 课程简介

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

运动生理学考试是冰雪运动/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/体育教育/休闲体育/运动康复专业专科升本科 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入学考试科目之一。

运动生理学是人体生理学的应用性分支,是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具备基本认识的基础上,研 究人体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。

为适应由专科升入本科后的继续学习,参加运动生理学专接本考试的考生,需要具备的运动生 理学知识主要有: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,骨骼肌机能,血液与运动,循环 机能与运动,呼吸机能与运动,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和运动能力,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与训练,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节和运动技能的形成, 内分泌功能与运动,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。

为了便于考生对考核内容的把握,对各知识点的考核要求分为了解、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。

了解:要求考生能够对运动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进行准确复述。

理解:要求考生能够对运动生理学的各种现象、规律等进行合理解释。

掌握:要求考生能够运用运动生理学知识和原理对运动训练、运动健身、运动康复等实践活动 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,并提出解决方案。

二、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

考试形式采取闭卷、笔试形式,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。试卷的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、单项选 择题、判断题、填空题和简答题,总分为 60 分。

Ⅱ. 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

一、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

( 一)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

1 、知识范围

运动生理学与人体生理学的关系,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,运动生理学的任务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运动生理学与人体生理学的关系。

(2) 了解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。

(二)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

1 、知识范围

动物实验法 (急性实验、慢性实验) ,人体实验法 (运动现场测试法、实验室测试法) 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。

(2) 掌握不同研究方法的应用范围。

(三) 运动生理学的发展趋势

1 、知识范围

新仪器、新技术、新方法在运动生理学研究中的应用,运动生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。

2 、考核要求

了解运动生理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以及其他学科的关系。

二、骨骼肌机能

( 一) 肌纤维的微细结构

1 、知识范围

肌原纤维,肌小节,肌丝 (粗肌丝、细肌丝) 的分子组成,肌管系统 (横小管系统、纵小管系 统、三联管) 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肌原纤维、肌小节、三联管等概念。

(2) 理解肌原纤维、肌小节、明带、暗带、粗肌丝、细肌丝、横小管、纵小管、三联管之间的关系。

(3) 掌握肌丝的分子组成。

(二) 骨骼肌的兴奋与收缩

1 、知识范围

骨骼肌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,骨骼肌收缩的肌丝滑行学说,骨骼肌收缩过程的分子机制,骨 骼肌的收缩形式 (向心收缩,离心收缩、等长收缩) 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。

(2) 了解肌丝滑行学说的基本内容。

(3) 理解骨骼肌收缩过程中钙离子、肌球蛋白、肌动蛋白、原肌球蛋白、肌钙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。

(4) 掌握骨骼肌收缩的形式,能举例说明各种收缩形式在运动实践中的表现和作用。

(三) 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能力

1 、知识范围

肌纤维类型的划分,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特征 (形态特征、生理特征、代谢特征) ,肌纤维类型 与运动项目的关系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肌纤维的分类及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特征、生理特征和代谢特征。

(2) 掌握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。

(3) 掌握长期运动训练对肌纤维形态结构和代谢的影响。

三、血液与运动

( 一)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

1 、知识范围

血浆,红细胞, 白细胞,血小板;血液的功能 (运输功能、缓冲功能、防御和保护功能) 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血液的组成及红细胞比容等概念。

(2) 了解红细胞数量、血红蛋白含量、 白细胞数量、血小板数量等的正常值。

(3) 理解血浆各成分及红细胞、 白细胞、血小板等在运输、酸碱平衡、防御和保护等方面的功能。

(二) 运动对血液的影响

1 、知识范围

运动对循环血量的影响,运动对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影响,运动对白细胞的影响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理解运动对循环血量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。

(2) 了解运动对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及其变化特点。

(3) 理解运动对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影响及其功能意义。

四、循环机能与运动

( 一) 心脏生理

1 、知识范围

心动周期,心率,每搏输出量,射血分数,每分输出量,心指数,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心动周期、心率、每搏输出量、射血分数、每分输出量、心指数等概念。

(2) 理解心率、每搏输出量与每分输出量之间的关系。

(3) 掌握每搏输出量、射血分数、每分输出量、心指数等在心脏泵血功能评价中的作用。

(4) 掌握前负荷、后负荷、心肌收缩力、心率等对心输出量的影响。

(二) 血管生理

1 、知识范围

动脉血压的概念,动脉血压的正常值,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要素,影响动脉血压的 因素,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动脉血压的概念,知道动脉血压的正常值。

(2) 理解血管内的血液充盈、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对形成动脉血压的作用。

(3) 理解每搏输出量、心率、外周阻力、大动脉弹性等对动脉血压的影响。

(4) 理解心肌收缩力、骨骼肌收缩、呼吸、体位等对静脉回心血量的影响。

(三)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

1 、知识范围

心率、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等对运动的反应,心脏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对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运动过程中心率、心输出量、动脉血压的变化。

(2) 理解长期运动训练对心率、心脏的形态结构及心血管机能的影响。

(3) 掌握测定心率和血压在评价运动强度、指导运动训练等运动实践中的意义。

五、呼吸机能与运动

( 一) 呼吸运动和肺通气

1 、知识范围

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,肺通气、肺换气、组织换气、肺通气量,肺泡通气量,每分最大通气量, 肺容量,潮气量,肺活量,时间肺活量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呼吸过程的三个环节及其之间的关系。

(2) 了解肺通气、肺换气、组织换气、肺通气量、肺泡通气量、每分最大通气量、肺容量、潮气量、

肺活量、时间肺活量等概念。

(3) 掌握肺活量、时间肺活量、肺通气量、肺泡通气量等在肺通气机能评定中的意义。

(二) 气体的交换和运输

1 、知识范围

气体交换的原理,氧的运输形式,血红蛋白氧容量,血红蛋白氧含量,血红蛋白氧饱和度,氧

离曲线,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氧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形式。

(2) 了解血红蛋白氧容量、血红蛋白氧含量、血红蛋白氧饱和度、氧离曲线等概念。

(3) 理解气体交换的原理以及肺部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。

(4) 掌握氧离曲线各段的特点及其功能意义。

(三) 运动时的合理呼吸

1 、知识范围

运动时呼吸的变化,提高肺通气速度和肺泡通气量的方法,呼吸与技术动作的配合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运动时肺通气量、呼吸频率、肺换气和组织换气机能的变化。

(2) 掌握运动时应采取的合理呼吸方法及其原理。

六、运动中的能量供应和运动能力

( 一) 人体三个能源系统

1 、知识范围

三个能源系统 (磷酸原供能系统、糖酵解供能系统、有氧氧化供能系统) 及其供能特点,运动 项目、运动持续时间、运动强度与三个供能系统的关系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磷酸原供能系统、糖酵解供能系统、有氧氧化供能系统的概念。

(2) 理解三个功能系统在 ATP 的生成和供应等方面的特点。

(3) 掌握运动项目、运动持续时间、运动强度等与三个功能系统的关系。

(二) 有氧工作能力的评价与训练

1 、知识范围

有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,有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,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有氧工作能力、最大摄氧量、乳酸阈等概念。

(2) 了解影响最大摄氧量的因素。

(3) 理解最大摄氧量、乳酸阈等与有氧工作能力的关系。

(4) 理解测定最大摄氧量和乳酸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价值。

(5) 理解提高有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原则和方法。

(三) 无氧工作能力的评价与训练

1 、知识范围

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,无氧工作能力的测试与评价,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方法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无氧工作能力、无氧功率等概念。

(2) 理解 ATP 和CP 含量、糖原含量、酵解酶活性、对代谢过程的调节能力、对乳酸的缓冲能力等

影响无氧工作能力的原理。

(3) 理解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原则和方法。

七、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与训练

( 一) 肌肉力量的生理基础

1 、知识范围

力量素质的概念和分类 (静力性力量、动力性力量、绝对肌力、相对肌力、爆发力) ,影响肌 肉力量的肌源性因素 (肌肉的横断面积、肌纤维类型、肌肉初长度) ,影响肌肉力量的神经源性因 素 (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状态、运动中枢对肌肉活动的协调和控制能力) ,影响肌肉力量的代谢性 因素 (肌肉收缩时的能量供应等) 、影响肌肉力量的个体因素 (年龄、性别、体重) 等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力量素质的分类和概念。

(2) 理解肌肉、神经调节、能量供应、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肌肉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原理。

(二) 肌肉力量的训练原则和方法

1 、知识要点

力量训练原则 (超负荷原则、渐增负荷原则、专门性原则、合理安排顺序性原则、合理间隔原 则等) ,力量训练的常用方法 (等长练习、等张练习、等速练习、超等长练习等) 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理解肌肉训练的原则。

(2) 掌握肌肉训练的常用方法。

八、肌肉活动的神经调节和运动技能的形成

( 一) 肌肉活动的神经调节

1 、知识范围

牵张反射 (位相性牵张反射、紧张性牵张反射) ,状态反射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牵张反射和状态反射的概念。

(2) 理解牵张反射和状态反射在姿势调节中的作用。

(二) 运动技能的形成

1 、知识范围

运动技能的概念,运动动力定型,运动技能的形成各阶段的外在表现与生理原因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运动技能的概念,理解运动技能与运动技术、运动能力的关系。

(2) 理解运动技能与运动动力定型的关系。

(3) 掌握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各阶段的外在表现和生理原因。

九、内分泌功能与运动

( 一) 激素的分类和作用特征

1 、知识范围

激素的分类,激素的一般生理作用,激素作用的特征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含氮类激素和类固醇激素在作用、机理等方面的不同。

(2) 理解激素在调节新陈代谢、维持内环境稳态、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、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等

方面的一般作用。

(二) 与运动有关的重要激素及其生理功能

1 、知识范围

生长素, 甲状腺激素,肾上腺皮质激素,肾上腺髓质激素 (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) ,胰岛 素和胰高血糖素,睾酮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上述 (知识范围所列举的) 激素的分泌细胞或器官。

(2) 掌握上述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和分泌异常时的主要表现。

(三) 激素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

1 、知识范围

主要激素 (生长素、 甲状腺激素、糖皮质激素、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、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素、睾酮等) 对一次性急性运动的反应和对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理解一次性急性运动对人体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及其生理意义。

(2) 理解人体内分泌功能对长期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变化及其生理意义。

十、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的变化

( 一) 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

1 、知识范围

赛前状态的概念,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制,赛前状态的类型及其调整原则,准备活 动的生理作用,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赛前状态的概念。

(2) 了解赛前状态的主要表现,理解产生赛前状态的生理机制。

(3) 掌握赛前状态的类型及其调整措施。

(4) 理解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。

(5) 掌握准备活动的内容、强度、持续时间、与正式练习或比赛的间隔时间等因素对准备活动生理

效应的影响。

(二) 进入工作状态与稳定状态

1 、知识范围

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,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机制,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,“极点”的概念, 产生“极点”原因,影响“极点”出现的因素,“第二次呼吸”的概念,产生“第二次呼吸”的原 因,稳定状态的概念,真稳定状态的概念,假稳定状态的概念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进入工作状态的概念,理解进入工作状态的生理机制,掌握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主要因素。

(2) 了解“极点”的概念,理解产生“极点”的原因,掌握减轻“极点”反应的主要措施。

(3) 了解“第二次呼吸”的概念,理解“第二次呼吸”的生理机制,掌握影响“第二次呼吸”的因。

(4) 了解稳定状态的概念,理解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区别。

(三) 运动性疲劳

1 、知识范围

运动性疲劳的概念,运动性疲劳的分类,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,不同运动项目运动的疲劳特 点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了解运动性疲劳的概念和运动性疲劳的分类。

(2) 掌握关于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衰竭学说、堵塞学说、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,保护性抑制学 说, 自由基学说,突变理论等的基本观点和理论或实验依据。

(3) 理解不同运动项目,特别是不同代谢类型运动项目的疲劳特点。

(四) 恢复过程

1 、知识范围

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 (运动中的恢复、运动后的恢复、超量恢复) ,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 (磷酸 原的恢复、肌糖原贮备的恢复、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、乳酸再利用) ,促进机能恢复的措施 (活动 性措施、营养性措施、睡眠、物理性措施等) 。

2 、考核要求

(1) 理解超量恢复的概念。

(2) 掌握恢复过程不同阶段的恢复特点和超量恢复的实践意义。

(3) 了解磷酸原、肌糖原、氧合血红蛋白的恢复特点及乳酸再利用的生理过程。

(4) 掌握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。

版权:2025年河北省专升本考试冰雪运动专业考试说明
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hbzhuanshengben.com/30806.html

相关推荐
2025年河北专升本考试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考试大纲
第一部分:水力学 I.课程简介 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,使学生掌握水流运动的基本概念、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,理解不同 水流的特点,学会本专业常见水力计算,为学习专业课程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一定的基 础……
日期:2025-04-03 点赞:0阅读:937
2025年河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考试大纲
第一部分:食品工艺学 I.课程简介 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 食品工艺学考试包括乳与乳制品工艺、肉与肉制品加工工艺、果蔬加工工艺、软饮料工 艺、焙烤食品工艺学五大部分。 参加食品工艺学考试的学生应理解或了解乳与乳制品加工……
日期:2025-04-03 点赞:0阅读:628
河北专升本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
2025年河北省普通专升本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一、概论 1 .知识范围 金属学的研究对象,方法以及金属组织结构的基本轮廓(晶粒、晶界、亚晶、晶体结构), 以及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(强度、硬度、塑性、韧性)。 2……
日期:2025-04-03 点赞:0阅读:923
河北专升本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介绍及考试分值
Ⅰ.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简介 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 参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考试的考生应理解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》中金属的晶体结构、纯 金属的结晶、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、铁碳合金、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、金属及合金的 回复……
日期:2025-04-03 点赞:0阅读:412
2025年河北省专升本钢铁智能冶金技术专业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考试说明
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Ⅰ.课程简介 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 参加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考试的考生应理解《金属材料及热处理》中金属的晶体结构、纯 金属的结晶、二元合金的相结构与结晶、铁碳合金、金属及合金的塑性变形、金属及合金的 回……
日期:2025-04-03 点赞:0阅读:803
2025年河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化学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考试内容
2025年河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化学工程专业化工原理考试内容: Ⅰ.课程简介 一、内容概述与要求 化工原理是化工工艺类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,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。化工原理在基 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、由理及工……
日期:2025-04-03 点赞:0阅读:690
发表评论
暂无评论

还没有评论呢,快来抢沙发~

助力内容变现

将您的收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

扫码联系客服

在线时间:8:00-18:00

客服电话

19233013185

扫描二维码

扫码咨询